古書中的記載:

台灣縣志記載:『取藍草條并葉以石灰水浸久取其下凝者為澱以染。』

這段話告訴我們老祖宗製作染液的過程:

採菁』:趁著早晨露水未乾之前,採收大菁。

浸泡』:將採回的大菁浸泡在清水中,使顏色滲出。

打藍』:加入石灰並且不停地攪拌,使藍色素加速沈澱。

話說從前:

在秦漢之前,人們不知道靛藍染料的還原染色方式,只有在菘藍的收穫季節,將藍草割下後切碎浸泡出『 色液 』後,盡快將染液用於染色,要不然時間過久,變成藍色的沉殿物而不再有利用的價值了。因此,在藍草收穫季節裡,染匠們是非常繁忙的,要日以繼夜的加緊染色否則染液就要報廢了。

告訴你們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在一個染房裡的兩位染匠忙累了一天,還是沒把要染的布染完,但是眼看池子裡的染液全部都要變成泥漿了,兩人又氣憤又累,於是吃飯的時候就多喝了幾杯,結果喝了個大醉,其中一人竟然趴在染池邊嘔吐了起來,吐完後兩人竟然就在旁邊呼呼大睡了。第二天,打算接受老闆處罰的兩位師傅一看:染池上浮著許多泡沫,染棒一攪,昨天原本應該沉澱的藍泥竟然不見了!兩人十分驚訝連忙用一塊白布放進去浸泡,結果拿出來一看,卻不是原來的藍色而是黃褐色,正在失望的時候,那黃褐色的布竟然慢慢的變成了藍色!

於是,老祖先們便學到了只要將藍泥加入鹼液、米酒等還原劑,便可以隨時將藍泥還原成可用來染布的染液。這個過程就稱為『建藍』。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古人的腳步,一步步地製作出屬於自己個人風格的染布作品吧!!

製作染布第(一)個步驟是:設計花樣

製作方式有絞染、蠟染、縫染、夾染、綁染等等方式,我們所用的方式是夾染和綁染,我們所使用到的工具有竹筷子、橡皮筋、夾子、圓片、夾板等等。首先將橡皮筋綁在布上形成一個圓圈或者是用橡皮筋把竹筷子固定在一起,夾在布上,就會形成一道白色的條紋了。也可以用圓片先夾在布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後,就會形成一個很完整的圓形了,或者將夾板夾在布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夾板後,就會形成一個彎曲的白色條紋了!!

 

設計花樣

     這個是夾染喔~~

製作染布第(二)個步驟是:浸泡清水

將綁好的染布浸泡在清水之中,是為了密合染布之間纖維的空隙,這樣在浸泡染液的時候會讓染布比較好吸收染液! 

 

浸泡清水

     給他浸泡一下拉~~

製作染布第(三)個步驟是:浸泡染液

每一次浸泡時間大約是四到五分鐘左右,大約浸泡二到三次即可。如果你想要造成漸層的效果,那麼你可以在染布的過程中,將你想要染得比較淺的地方,把夾的東西拿掉,這樣拿掉的地方就會變得比較淺了喔!

當每浸泡一次之後,要將布拿起來攤開來,讓空氣進到布裡面,這個動作叫做『氧化』。剛開始染布會呈現土黃色,然後慢慢變成綠色,最後和空氣充分結合氧化之後就變成藍色了。

 

浸泡染液這個步驟很重要喔~~

製作染布第(四)個步驟是:漂洗定色

漂洗的目的是把在布上多餘的染料洗掉,再來為了定色,所以要將布浸泡在醋裡,泡個大概四到五分鐘後,再漂洗一次,那是為了把布上的醋洗掉,然後再拿去曬乾後,你就有一個創意十足、獨一無二的染布了喔!!

 

完成品

這個是我們的完成品喔~~

(資料來源http://design92-2.town-all.org.tw/view107/favorite.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