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藍染社部落格
歡迎光臨,参觀完,如有何意見,請可寫信給社長,謝謝,信箱網址:gogoabat@pixnet.net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基於現在地球惡化嚴重,如果再使用化學染的話,可能會造成地球河川污然,土地不能種植植物等等的汙染問題,而植物染的素材原來自,大自然的永續經營的植物,植物染不使用石化合成染料,是純天然與製作過程低汙染又健康,是永續經營的新主張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在做刮印染


同學們正在開心的染著屬於自己的作品

這是之前藍染社同學成果作品展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目前所知道的藍染植物中可分為四種:山藍、木藍、菘藍、蓼藍。而早期台灣的先民把完成後的藍靛用船運送到大陸販賣。到了清光緒年間,由於歐洲人發明的合成染料輸入中國,台灣藍染產業開始走下坡,到了20世紀初期,山區的大青逐漸被砍除,藍染產業也就走進歷史。

山藍

 

 

 

 

 

植物名:山藍   

  別:爵床科

  別:多年草本植物

生產地:生於多雨潮濕之地帶,中國西南、泰國、緬甸等地。

  介:「山藍」又稱「馬藍」,一般稱它為『大菁』。因為忌直射的陽光,適合生長在低海拔背山坡地,故名「山藍」。幾種可產藍的作物中,山藍對於環境適應性是最強的。山藍在一些南向有遮蔭的山地長得特別好,在宜蘭地區崎嶇又貧瘠的山地裡,山藍便生長得很繁茂。在這些最難耕作的地區,山藍卻依然繁盛,無怪乎當時的農民會認為山藍是台灣最容易栽植的一種作物。山藍的栽培也很粗放,但不同於木藍,它是以插枝繁殖。植株約可維持四至五年,但產量會逐年減少。

 

這可是鼎鼎有名的山藍喔!

 

 

木藍

 

植物名:木藍

  別:豆科

  別:多年生灌木

生產地:廣泛分布於熱帶亞洲、非洲和美洲主要產地為印度。

  介:高可達二公尺染料植物。一般稱它為『小菁』。藍靛英文叫作indigo,其字源即來自印度India由此可見昔日印度藍染技術之發達與其產品之風行。木藍屬於向陽性多年生植物,日照充足易繁殖,叢生如灌木林,莖幹木質化迅速,木藍的羽狀葉片極小,花成淺紅色。同屬豆科同樣稱為木藍的植物種類也不少,但並非含有藍色素,多數只能做田野肥料。

 

 

 

蓼藍

 

植物名:蓼藍         

  別:蓼科

  別:一年生草本

生產地:源起中南半島,約在五世紀時蓼藍自中國傳至日本。

  介:蓼藍是日本主要的藍染原料,紅色五瓣小花,葉卵狀,大約在3600前的夏朝,就有了蓼藍。

 

 

菘藍

 

植物名:菘藍

  別:十字花科

  別:二年生草本

生產地:生長在嚴寒地區,目前中國大陸河南、河北、山東一帶產菘藍。

  介:菘籃的葉子在中藥裡稱為『大青葉』,它的根稱為『板藍根』。這兩種藥主要用於病毒性感冒的治療,用量大而且用途廣。它的老葉若不及時收,易腐爛。菘藍喜溫和濕潤的氣候,耐寒,水易浸爛根。所以要選擇沙質壤種植。

(資料來源http://design92-2.town-all.org.tw/view107/favorite.htm)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菁的歷史,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染料植物最早可溯至周朝。早在很久以前中國已經開始種植藍草,用於染色了,甚至還有管理染色的職官;在周代叫做『染人』,又稱『染草之官』。

藍染的技術其來有自,由一些古文典籍中即可發現藍染技術的悠久歷史:

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寒為之,而寒於水。』

詩經‧小雅:『終朝採綠,不盈一匊;終朝採藍,不盈一襜。』

詩經‧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五十人公祠碑文台灣的藍染在18世紀末期已經開始,不過一直到19世紀初期,因為大陸內地的需求量增加,藍染產業才興盛起來。

淡水廳志記載:『菁澱有園菁、山菁兩種,淡北內山種之,常運漳泉南北發售』。

早期在臺灣,大菁是經濟作物之一。諸羅縣志記載:『大菁粒如米大,臺產極佳,商人多販內地以取倍價。』在清光緒初年,大菁佔臺灣外銷產品前幾位,外銷的地點多在中國大陸沿海的福州、溫州、上海、寧波....等地。所以早年先民來到暖暖之後,先以放火燒山的方式耕種蕃薯以滿足生活所需。進而利用暖暖潮濕多雨的氣候種植大青,製造藍泥,以維生計。至今,在高速公路八堵金山交流道下的『五十人公祠』中,有一塊碑文正記載著暖暖先民曾經從事大青交易事實。

 

 

 

 

 

(資料來源http://design92-2.town-all.org.tw/view107/favorite.htm)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書中的記載:

台灣縣志記載:『取藍草條并葉以石灰水浸久取其下凝者為澱以染。』

這段話告訴我們老祖宗製作染液的過程:

採菁』:趁著早晨露水未乾之前,採收大菁。

浸泡』:將採回的大菁浸泡在清水中,使顏色滲出。

打藍』:加入石灰並且不停地攪拌,使藍色素加速沈澱。

話說從前:

在秦漢之前,人們不知道靛藍染料的還原染色方式,只有在菘藍的收穫季節,將藍草割下後切碎浸泡出『 色液 』後,盡快將染液用於染色,要不然時間過久,變成藍色的沉殿物而不再有利用的價值了。因此,在藍草收穫季節裡,染匠們是非常繁忙的,要日以繼夜的加緊染色否則染液就要報廢了。

告訴你們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在一個染房裡的兩位染匠忙累了一天,還是沒把要染的布染完,但是眼看池子裡的染液全部都要變成泥漿了,兩人又氣憤又累,於是吃飯的時候就多喝了幾杯,結果喝了個大醉,其中一人竟然趴在染池邊嘔吐了起來,吐完後兩人竟然就在旁邊呼呼大睡了。第二天,打算接受老闆處罰的兩位師傅一看:染池上浮著許多泡沫,染棒一攪,昨天原本應該沉澱的藍泥竟然不見了!兩人十分驚訝連忙用一塊白布放進去浸泡,結果拿出來一看,卻不是原來的藍色而是黃褐色,正在失望的時候,那黃褐色的布竟然慢慢的變成了藍色!

於是,老祖先們便學到了只要將藍泥加入鹼液、米酒等還原劑,便可以隨時將藍泥還原成可用來染布的染液。這個過程就稱為『建藍』。

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古人的腳步,一步步地製作出屬於自己個人風格的染布作品吧!!

製作染布第(一)個步驟是:設計花樣

製作方式有絞染、蠟染、縫染、夾染、綁染等等方式,我們所用的方式是夾染和綁染,我們所使用到的工具有竹筷子、橡皮筋、夾子、圓片、夾板等等。首先將橡皮筋綁在布上形成一個圓圈或者是用橡皮筋把竹筷子固定在一起,夾在布上,就會形成一道白色的條紋了。也可以用圓片先夾在布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後,就會形成一個很完整的圓形了,或者將夾板夾在布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夾板後,就會形成一個彎曲的白色條紋了!!

 

設計花樣

     這個是夾染喔~~

製作染布第(二)個步驟是:浸泡清水

將綁好的染布浸泡在清水之中,是為了密合染布之間纖維的空隙,這樣在浸泡染液的時候會讓染布比較好吸收染液! 

 

浸泡清水

     給他浸泡一下拉~~

製作染布第(三)個步驟是:浸泡染液

每一次浸泡時間大約是四到五分鐘左右,大約浸泡二到三次即可。如果你想要造成漸層的效果,那麼你可以在染布的過程中,將你想要染得比較淺的地方,把夾的東西拿掉,這樣拿掉的地方就會變得比較淺了喔!

當每浸泡一次之後,要將布拿起來攤開來,讓空氣進到布裡面,這個動作叫做『氧化』。剛開始染布會呈現土黃色,然後慢慢變成綠色,最後和空氣充分結合氧化之後就變成藍色了。

 

浸泡染液這個步驟很重要喔~~

製作染布第(四)個步驟是:漂洗定色

漂洗的目的是把在布上多餘的染料洗掉,再來為了定色,所以要將布浸泡在醋裡,泡個大概四到五分鐘後,再漂洗一次,那是為了把布上的醋洗掉,然後再拿去曬乾後,你就有一個創意十足、獨一無二的染布了喔!!

 

完成品

這個是我們的完成品喔~~

(資料來源http://design92-2.town-all.org.tw/view107/favorite.htm)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染藍技法

製作藍染的技巧包含有縫染、絞染、夾染、蠟染、紮染等各種不同方法,染布前先以上述各種方法製作出花樣,完成後放入染缸,五分鐘後取出擰乾,反覆動作直到染出滿意的藍色。染好的藍布放置自然陰乾後,一塊塊注入生命力的藍布就誕生了。

染料浸水後應該自由擴散,卻因栓綁而緊附衣料,獨一無二的圖騰,有著幽幽思古的回憶之情與纖纖細膩的創作展現。

(資料來源http://design92-2.town-all.org.tw/view107/favorite.htm)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傳統藍靛染液的製作主要分成兩個部分,製藍與建藍。

在製作藍染植物的藍靛染料時,需搭配合適的氣候環境與農業技術,並加上經驗成熟的製藍、建藍等基本加工技術,才能製造出可供染色的好染液。

製藍

傳統沉澱法製藍,選用的藍染植物是馬藍。首先需將馬藍生葉浸泡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依季節與溫度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需視藍葉腐爛與藍靛素溶出程度而定。一般而言,夏季時節約為 36小時左右。等後,將腐葉撈出,再加入適量的石灰乳,並快速攪拌。攪拌的時間則視泡沫高聳的情形而定,當泡沫下降減少,而呈現細小狀時,即可停止,並讓藍液靜置,待藍靛沉澱後,便可將上層的咖啡色廢液排出,或用胚布袋過濾,即可取得藍靛。

建藍

係採用傳統發酵法製作藍靛染液。傳統染液製作的先決條件是需儲備鹼水,早年農作時期,稻草取得容易,大多以草木灰製作鹼水,再加入藍靛與可幫助染液發酵的營養劑。如此,晨昏定省,每日攪拌使母菌活絡,再加以細心照顧留意環境變化,並適時的加入營養劑補充母細能量,即可製作一桶傳統的藍靛染液。

(資料來源http://design92-2.town-all.org.tw/view107/favorite.htm)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草字頭的藍原表示藍草,如馬藍、木藍等植物,傳統上並非指色名;「青」表示從藍草轉變而來的染料與與染出的青藍色彩,因此藍靛染料又稱「靛青」,是傳統色名。

台灣早期栽植生產的「馬藍」與「木藍」兩種藍染植物,是方便儲存與運輸必須先加工以「沉澱法」製造「藍靛」,又稱做「靛青」或「靛藍」。

(資料來源http://design92-2.town-all.org.tw/view107/favorite.htm)

gogoab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